《漫长的调查》萧易 |PDF下载|ePub下载
作者:
萧易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出版年: 2024-8
页数: 456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871855
内容简介
· · · · · ·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回顾营造学社最漫长的一次古建筑调查:
173天,35个县市,700多处古建。
.
当年,他们逆时代的洪流,用了173天穿梭在巴蜀大地上,留下时代的背影。
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它们,有的还在地上。有的,已只在纸上。
.
【内容简介】
1 939年8月—1940年2月间,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西康走访了35个县市,拍下3100多张照片,这就是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也是营造学社历时最久的一次调查,共173天,却一直鲜为人知。
本书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重现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结合营造学社拍下的调查照片与今天的现场照片,让读者再次看到川康古建筑的过去与现状。全书约15万字,图约260张,以营造学社当年的考察路线为顺序,兼及地域特色划分章节。
.
【编辑推荐】
绵阳西山观消失的50多龛造像是什么?
营造学社为何每每与四川宋元建筑擦肩而过?
民国年间四川相对完好的一处明代建筑在哪?
大足石刻为何得而复失?
新津观音寺何以从十二重变成了如今的五重?
中国抗战年间最大的考古发掘在哪里?
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既是对它们命运的梳理与交代,也是对营造学社这次漫长调查的回顾——当年,他们逆时代的洪流,用了173天穿梭在巴蜀大地上,留下时代的背影。我们也在漫长的八十多年后才找寻到这段历史,以及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
它们,有的还在地上。有的,已在纸上。
.
【新书看点】
▶ 尘封数十年,营造学社不为人知的旧照重见天日
在营造学社的足迹中,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是他们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调查。但在四川,营造学社曾经历了一次长达173天的调查,因缺乏相关资料,少有人提及。十多年前,萧易发现,在梁思成先生遗孀林洙女士手中还保存着一份完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数目超过3100张。经过授权,并在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萧易与各地文物局、文管所一起,于2019年春天开始重新调查营造学社当年考察的古建、古迹,了解它们的状态。这3100多张照片,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让我们得以用一处处石窟、一座座建筑、一处处遗迹拼接出一个八十多年前的四川。
▶ 海量旧照与今昔对比,凝结数十年来的历史变迁
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克服各种艰险,用173天穿梭在巴蜀大地上,用3100张照片留下了中国古建筑瑰宝的身影。八十多年后,本书引导读者找寻到这段历史,以两辈人的视野,注视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它们,有的还在地上,有的,已在纸上。
▶ 知名文物古迹探访者对先行者足迹的追寻
作者萧易十几年如一日积极参与对文物古迹的走访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份经历在本书中有深刻的印记。书中展现了他对古建筑及其相关文化历史的深入了解,而作为同样“行万里路”的调查者,他对这段八十年前的旅程如同跨时空对话般的感想亦相当值得关注。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萧易,作家,曾出版《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影子之城》《空山——寂静中的巴蜀佛窟》《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古蜀国旁白》《纵目神时代》《金沙》《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等专著,即将在本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等。
目录
· · · · · ·
陪都前后的山城重庆
从明蜀王府到陈举人府
安澜索桥
中国第一竹索桥的前世今生
西康纪行 /
“汉阙翘首”高颐阙
芦山访古
太守、将军与县令
沿江南下 /
破镜重圆的夹江千佛岩
白崖崖墓
祠堂中的汉代春秋
与营造学社失之交臂的宋元建筑
彭山崖墓
石头上的建筑史
寻找明代平盖观
北上蜀道 /
新都古寺三绝
唐塔、梁碑与明构
拼接西山观
中国最大的道教石窟群
重返金牛古道重镇梓潼
广元
武后皇泽千佛重影
东行嘉渠 /
阆中
穿行在唐代梵音中
南部禹迹山大佛
蓬溪县
鹫峰寺 定香寺 宝梵寺
穿行在汉阙之乡
石窟之乡 /
潼南石窟
大中八年四娘遇贼记
“得而复失”的大足石刻
濮岩寺
石窟里的合州刺史们
内迁李庄 /
板栗坳
史语所李庄往事
戎州故城旧州塔
拼接观音寺
一座明代寺院的营造与重现
广汉照片中的古城标本
· · · · · ·
感謝您喜歡博主推薦此書,請支持購買正版。
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howardjoe1536#gmail.com,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