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焦虑:当代消费社会及其在厄普代克、德里罗和埃里斯小说中的再现》 |PDF下载|ePub下载

Image

深度焦虑:当代消费社会及其在厄普代克、德里罗和埃里斯小说中的再现

主审:

总主编:

主编:

副主编:

编者:

作者:侯毅凌

译者:

书号:978-7-5213-0574-6

出版日期:2019/03/01

定价:49.9

“消费社会”是一个在多学科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采取社会文化视角,在批评的立场上,试图揭示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消费社会中,以消费为中心的个人及社会生活充满了焦虑。这些焦虑主要与当代美国消费社会中的一些突出境况有关,如消费物品前所未有的充斥于世、匪夷所思的现代科技、无所不在的大众媒体和广告、日益加剧的商品化和物化现象,以及后现代情境下的个人身份危机。关于焦虑的论述着重围绕身份的建构与维持。全文由两部分组成,共分五章。
第一部分为历史与理论述评,包含两章。第一章对消费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作历史性勾勒,着重描述美国消费社会形成和发展,解释具有新教伦理传统的美国何以发展为当代登峰造极的消费社会,并对有关消费社会的“迷思”予以剖析批评。第二章就消费的象征性和后现代情境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梳理凡勃伦、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及杰姆逊的有关论述,从理论的层面指出当代消费社会中构建有意义的个人身份的困境。
论文第二部分是关于当代美国消费社会的文学再现。这部分由三章组成,分别讨论《兔子富了》《白噪音》和《美国精神病人》这三部有影响的当代美国小说。讨论《兔子富了》的一章,亦即全文的第三章,分析主人公哈里•安斯特洛姆(厄普代克笔下的美国中产阶级典型)为什么在具备了享受中产阶级美好生活的一切条件之后依然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感。第四章讨论《白噪音》中与科技、 消费主义、身份表达、后现代拟像社会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方面紧密相关的焦虑。第五章讨论具有高度讽喻性的《美国精神病人》,分析在以纽约为极致的消费社会环境中,由商品化和物化造成主体性迷失及个人身份碎片化的深度焦虑。

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howardjoe1536#gmail.com,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