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5亿年》藤井一至 |PDF下载|ePub下载
作者:
藤井一至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品方:
字间光年
副标题: 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
译者:
廖俊棋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256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2918419
内容简介
· · · · · ·
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入围作品
土壤里有沉甸甸的地球和生命跃迁史。
“河合隼雄学艺奖”“日本农学进步奖”得主藤井一至的土壤科普代表作。
唤醒人类对大地的初心,重温脚下的历史。
➤
每一抔土壤,都蕴含着5亿年斗转星移的生命和记忆
聚焦数亿年来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恐龙、人类等生命的复杂关系
探寻土壤中镌刻的物种变迁,挖掘藏在大地里的前沿科学
➤
【名家推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这是因为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根本,人们对于土地的亲近与热爱是自然的本能。作者是熟稔土壤研究的学者,也擅长通过动人的文笔表述自然世界,加上译者是具有进化生物学研究背景的科普作家,保证了本书的科学严谨与阅读体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生命演化的大地窗口。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土壤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但少有人关注土壤的演化历史。作者通过解读土壤在地球上出现和形成的历史,展现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土壤和地球生命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译者极其用心,不仅用细腻和优美的笔触完美展现了原著,而且增补了大量注释、创作了译后记,更是锦上添花。
——徐星(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者)
作者在土壤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将多年研究心得娓娓道来,呈现一段精彩纷呈的土壤演变史,诉说了土壤与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在5亿年间的纠葛与共生。向土壤致敬。
——张劲硕(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地壳就像蛋壳,蛋壳上的那些灰尘就是我们熟悉的土壤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存在,孕育了宇宙中少有的生命奇迹。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一起领略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谱写的土壤演化的壮丽诗篇。
——史军(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
中国数千年来皆以农为本,人们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乃至对土壤与其上的作物都有一种深切的感情。当时间往前推移,土壤的秘密逐渐揭开,那是与植物、微生物、动物的协同。当时间往后推移,人与土壤有太多不得不了解的故事。这本好书,将带你领略这一切的“有趣”。
——邢立达(古生物学者、博导、科普作家)
这本书把作为地球生命之母的土壤与炫彩多样的生物演化历史巧妙、严谨地结合在一起,生动有趣又发人深思,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张立召(古生物与地层学博士)
回溯地球46亿年的悠悠岁月,土壤的诞生也仅是约5亿年前的事情,而今,所有生命的根基皆源自这片肥沃的土壤。这本书提醒我们,要深刻反思并积极行动,加强对土壤的珍视与保护。让我们以更加谦卑和敬畏之心,拥抱自然,精心呵护这颗蓝色星球,让生命之树永远繁茂,让未来之路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
——保罗·拉米(古生物与地层学博士)
我们总是感谢大地母亲养育了我们,其实真正养育我们的是大地表层的肥沃土壤,可土壤并非自古便有,它的诞生和富集与生命演化密切相关。这本书讲述了关于土壤的一切,以及土壤与地球生命和我们人类的故事,真的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土壤之书。
——江泓(古生物科普作家)
字里行间不只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土壤深入的观察与热爱,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和解释能力。这本书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一些术语的汉化会让我需要查阅相关领域的论文或是请教专业人士外,几乎所有专业内容都非常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这本书面向的读者本就不限于喜欢地球科学、环境问题的理科生,对于文化、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也一定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饶富趣味的知识与观点。
——廖俊棋(《大地5亿年》译者,中国科学院博士)
➤
《大地5亿年》是日本“河合隼雄学艺奖”“日本农学进步奖”得主藤井一至的土壤科普代表作。由中国科学院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科普作者张劲硕、史军、邢立达、张立召、保罗·拉米、江泓共同推荐。中科院博士廖俊棋潜心翻译,补充大量注释,拓宽了内容背景知识面。
作者在书中呈现了大量实地考察数据,纵观古今,贯穿东西,通过80多张珍贵图片,记录跨越5亿年的土壤与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植物、微生物、蚯蚓、恐龙、人类……远古复杂的各种生命体互相激烈竞争,而迟到登场却引起骚动的人类,也矗立在这个故事存续的危险当中。土壤不仅为植物和昆虫的跃进、恐龙的消长、人类的繁荣提供了场所,还与生物相互影响,历经了5亿年的变化。
覆盖大地的土壤,还是支撑以后的自然史、人类史的生命之源。作者将这样的土壤和生物们的历史浓缩成一本书,带我们探索脚下的土地里人类尚未了解的前沿科学。
作者简介
· · · · · ·
著:[日]藤井一至
日本新锐科普畅销书作者,京都大学农学博士,专业为土壤学、生态学,专注研究土壤和地球的构成以及持续利用的方法。担任日本国立森林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京都大学博士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荣获“第15届日本农学进步奖”“第7届河合隼雄学艺奖”“第1届日本生态学会奖励奖”“第33届日本土壤肥料学会奖励奖”。
译:廖俊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及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交换学习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恐龙类的形态演化和系统发育。经常在科普平台及杂志发表恐龙相关文章。
目录
· · · · · ·
生物产生土壤
旅程开始前
第一章 土壤的来路:跨越逆境的植物们
在地球上出现土壤之前
大陆漂移和蕨类之森
树木和蕈菇的相遇
侏罗纪土壤
沙上的热带雨林
冰之世界的森林与土
水源充足的森林乐园
第二章 土壤孕育的动物们:从微生物到恐龙
收集养分的生物们
肠内细菌的活跃
连接土和生物的森林精华:溶解有机物
养分的交接游戏
第三章 人和土壤的1万年
适应土壤的人
水和养分的权衡
古代文明的荣枯盛衰
与酸性土壤共存
利用稻田克服酸性土壤
山野资源和粪尿的循环再利用
加速人口增加和土壤酸性化的哈伯—博施法
第四章 土壤的未来
改变土壤的能源革命
进口木材的森林大国
氮泛滥的日本
薯片的代价
口味的喜好改变土
纳豆米饭和稻田土壤
土壤照亮的未来:适应和毁灭的分界线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库版后记
译后记
· · · · · ·
感謝您喜歡博主推薦此書,請支持購買正版。
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howardjoe1536#gmail.com,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请支持正版!